記者 張盛 現在,林懷民在深圳。今晚,就是他的作品《行草》大陸巡演的第一站,在深圳大劇院。已經毫無懸念,今晚的深圳,以座無虛席的盛況來向這位華人世界頂級的文化符號致敬。總被人稱為文化沙漠的深圳,這次以驚人的熱情迎接了林懷民和他的云門舞集。開票3個星期,兩場《行草》的演出票就被搶購一空,這個速度甚至超過了近年大陸巡演最火的舞臺劇《暗戀桃花源》。 不僅在深圳,在北京、上海、蘇州,林懷民的《行草》也以一種奇跡般的速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神話。但對林懷民來說,這并不意外――無論是在臺灣,還是在紐約、柏林、倫敦,他和他的云門舞集,都是既叫好又叫座。 林懷民的郁悶: 最期待的杭州,卻沒有太熱情 可是在杭州,林懷民覺得稍微有些郁悶,因為杭州是他最期待的一站。杭州的虎跑寺,是他母親最后的旅行地,杭州也是他母親惟一夸贊過的“美過日本京都的城市”。所以上個月底,《行草》在大陸短短一星期的演前宣傳期,他就花了3天時間呆在杭州。可是從現在的票房情況看起來,杭州人對他的熱情卻沒有他對杭州的熱情那么高。 其實《行草》杭州站的票已經賣掉了6成,380元以下的票子早就成了稀罕物。從歷史紀錄上來看,這已經是杭州非常賣座的舞劇了,因為杭州對話劇的接受還是從兩年前的《暗戀桃花源》才慢慢開始的,而舞劇,杭州人看過民族的,比如楊麗萍和千手觀音,看過芭蕾的,比如永遠的《天鵝湖》,對現代舞,卻知之甚少。很多買了票的觀眾表示,他們是因為林懷民如雷貫耳的名字,才想見識一下傳說中讓人驚艷的《行草》。 如果說《暗戀桃花源》等熱賣舞臺劇是以“笑”為傳遞情感的媒介,那么林懷民的《行草》則是以“美”為媒介,將各種因素,感動也好,純凈也好,傳統文化也好,滲入其中。可以理解,在壓力如此重的今天,“笑”會比“美”更容易讓人接受。 推廣商的感慨: 云門不是傳說,而是屬于大眾 云門舞集這次在大陸的總推廣商尹璐曾經根本沒想過要接云門舞集,因為北京文藝圈中的她之前只是在傳說中聽到過林懷民和他的云門舞集的名字,這個名字是跟“世界一流”“頂端藝術”“高級知識分子的標桿”這樣的大旗幟放在一起的,就像蘭博基尼跑車一樣,它只是一個傳說,跟大眾無關。 “可是當我知道在臺灣,云門舞集是田頭不識字的農民也看的舞蹈;當我知道,云門看上去如此高雅的舞者很多都是雜貨鋪或者大排檔家庭出身的孩子,是林懷民將他們雕刻成現在的模樣;當我知道,云門舞集的舞蹈場失火后,全臺灣,上到大企業,下到販夫走卒,每個人都給云門的重建捐款,聚在一起居然高達4億臺幣。一個舞團可以讓社會上所有人都覺得跟他自己有關,這需要怎樣的親和力?從這時候起,我就知道,我們以前對云門的認識全都是錯誤。林懷民和云門舞集不是站在神壇上的,他們屬于大眾。于是我們引進了云門,因為我們知道它一定會有票房。事實證明我們沒錯?!币凑f。 對于云門如今在杭州的票房,尹璐覺得已經很不錯了?!傲謶衙褚呀浫ミ^北京、上海很多次,那里的觀眾早就見識過林懷民的作品,對于他已經有一種很深刻的品牌認同。而云門舞集對于杭州,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第一次。只要杭州觀眾走進劇院,親眼看到過云門舞集的作品,不管是《行草》還是《水月》《紅樓夢》,就一定會認可林懷民。以后云門舞集如果有機會第二次來杭州,一定會出現北京、上?,F在的盛況。說不定因為云門,舞劇這個類別,以后在杭州也會有更多的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