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團長馮瑛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葛諾舒馬富斯與樂隊排練 指揮家詮釋門德爾松作品 葛諾舒馬富斯 新浪娛樂訊 繼《交響宣言》和《自由的想象》兩場音樂會大獲成功之后,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迎來了劇團五十周年慶典三部曲中的重頭戲――《仲夏夜之夢》紀念門德爾松誕辰200周年音樂會。9月10日,這臺和莎士比亞戲劇同名的音樂盛典將在國家大劇院恢宏呈現。中芭還特意邀請了德國的指揮家葛諾舒馬富斯,欲將原汁原味的門德爾松作品獻給觀眾。 葛諾舒馬富斯(Gernot Schmalfuss),這位曾經是雙簧管獨奏家的指揮家擁有著非凡的音樂感染力,讓人總在不經意間體悟交響樂靜謐的感動,對于演繹門德爾松的作品更是頗具心得。 9月3日,中央芭蕾舞團在排練場召開了媒體發布會,中芭馮瑛團長與葛諾舒馬富斯等人接受了采訪。葛諾舒馬富斯表示“作為一個芭蕾舞團的樂隊,完全有能力演奏門德爾松作品”。 “門德爾松的作品中有一些段落充滿了舞蹈的感覺,因此對于芭蕾舞團的樂隊來演繹,更是能有良好表現。”葛諾舒馬富斯說,“門德爾松的作品不同于莫扎特,它有著深沉的內涵,因此在演奏的時候要有‘硬一點’的感覺。”據悉,葛諾舒馬富斯第一天與樂隊合練,便把音樂節奏提速了,這些是過去樂手們沒有想到的。中芭因此表示,會讓這部《仲夏夜之夢》因為德國指揮而變成一部“正宗的門德爾松作品”。 費利克斯門德爾松(1809- 1847)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師,古典主義的傳統與浪漫主義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賦予作品以一種詩意的典雅。他善于將美妙的旋律納入正規的古典曲式,他不僅是一位熱情歌頌自然的詩人,還是一位善于用虛無縹緲畫筆的風景畫家,他的音樂被稱為“描繪性浪漫主義”。門德爾松自幼就擁有極高的音樂天賦,被譽為“鋼琴神童”,他9歲就開始公開演奏,10歲時就為《詩篇19》譜曲,12歲已寫出一首鋼琴四重奏(op.1),14歲組織自己的私人樂隊,16歲發表第一首杰作《弦樂八重奏》,17歲時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 據悉,本場音樂會將有三個曲目:1、《仲夏夜之夢》序曲;2、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3、A小調第三交響曲。僅從柴可夫斯基對于《仲夏夜之夢》序曲的贊美便可見一斑:“這部美妙的作品的藝術命運是多么奇怪啊,它出自一位十七歲學生之手,這學生后來獲得了全世界的聲望,我想,當《仲》的音樂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一定給人以驚人的印象,因為它的新奇和充滿的靈感和詩意都達到了驚人的地步!”;門德爾松的《e小調》是最通俗,最普及最受歡迎的一部作品,它與貝、勃小提琴協奏曲并為世界三大古典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協奏曲之一。這部作品以它精美、華麗、雅俗共賞而著稱于世,是一幅人間至美的贊歌,是一首洋溢著熾熱青春的抒情曲,它至始至終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氣息,閃耀著絢麗的光彩。中央芭蕾舞團本場特邀小提琴獨奏家劉宵助陣,用這位曾獲多項國際小提琴大獎的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的話說:“我愿意將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的天籟之作演奏到極致!”; A小調第三交響曲是門德爾松在蘇格蘭得到的靈感,但陰郁貫穿曲目本身,也許古堡的風格即是如此。但四個樂章的鮮明對比又讓此曲光耀傳世。 正如指揮葛諾舒馬富斯所感嘆:“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實力是一流的,他們不僅擁有對于芭蕾舞劇的深刻洞察力,還將不同風格的古典音樂演繹的美輪美奐,我只是將這樣的明珠捧出獻給觀眾而已。”值得一提的是,中芭交響樂團在近兩年內已經參加各項演出達252場,這作為一支專業芭蕾舞交響樂團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奇跡”。楊申/文并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