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許青紅)新中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將于9月23日在人民大會堂首演,總導演張繼鋼目前正帶領他的團隊緊張排練。昨天張繼鋼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復興之路》難在既有藝術的概括,又有精彩的呈現。 張繼鋼說,他剛接到《復興之路》總導演任務時,心里也沒底,“我要什么樣子的,一下子尋找不到。但我知道它一定不能是什么,它不能太像《東方紅》,那是一個藝術巔峰;不能是現在打開電視就能看到,大同小異、司空見慣的歌舞晚會。它應該是音樂、是舞蹈、是史、是詩?!?/p> 張繼鋼透露,《復興之路》將以時間為線索,展現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169年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程。他表示,《復興之路》最難的是把歷史進行藝術的概括和精彩的呈現。這169年來,選取哪些典型事件進行舞臺呈現?張繼鋼和他的導演組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創意工作,“后來選擇了辛亥革命、建黨、建軍、秋收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國、改革開放等重大事件,通過《山河祭》《熱血賦》《創業圖》《大潮曲》《中華頌》五大板塊來呈現?!?/p> 張繼鋼介紹,《復興之路》動用的演員達3200人,這其中包括地方藝術院團的演員、大學生、解放軍戰士等,主要演員則由專業聲樂演員、舞蹈演員、影視演員擔綱。參演的士兵來自北京衛戍區六團,“他們擔負過很多大型文藝表演任務,我很熟悉他們”。他介紹,每個演員平均要演三四段節目,最多的有5個表演任務。 《復興之路》是1964年《東方紅》和1984年《中國革命之歌》之后的新中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張繼鋼稱,目前該節目創排已近完成,本周將進入人民大會堂進行合成聯排。他認為這一節目飽含深情,令人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