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娛樂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將在國慶期間與世人見面。這是繼《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以后,我國文化藝術史上的又一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8月20日,該劇的創作班底揭曉,由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張繼鋼任總導演,眾多專家和當年《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創排的領導者組成顧問團。 中宣部文化部統籌協調 文化部組織實施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安排意見》中決定,將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創作演出,作為2009年國慶重點宣傳活動之一。這是繼《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以后,我國文化藝術史上的又一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按照中央要求,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由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主辦。中宣部、文化部統籌協調,文化部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為此專門成立了包括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文化部、廣電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等單位的領導同志共14人組成的領導小組。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蔡武任領導小組組長,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任常務副組長兼總指揮。 張繼鋼出任總導演 專家顧問團護航 同時為了強化對歷史的理解和藝術的把握,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特別成立了一個顧問組。顧問中有當年《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創排的領導者,有在文化藝術界、黨史、歷史界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專家,如周巍峙、金沖及、張海鵬、喬羽、蘇叔陽等。經領導小組決定,由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張繼鋼同志擔任《復興之路》總導演。設置了文學部、音樂部、舞蹈部、影視部、舞美部、演出部等11個部門,分別由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家,擔任各部門的領軍人物。他們中有年近八旬高齡的著名詞作家閻肅,還有80后的新進編導。參演人員來自全國各地,排演隊伍共3200余人,既有專業院團的演員,也有解放軍戰士。 2008年10月中旬,《復興之路》創作工作正式啟動。2009年1月初,文學腳本基本完成。并分別向中央領導同志和顧問組專家進行了匯報。《復興之路》總體方案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已經最終形成。演出場地確定在人民大會堂。崔一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