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在蘇州市友新文化廣場上,10多名穿著藏族服飾的中老年婦女踩著《洗衣舞》的節拍,滿懷激情地跳著舞蹈。 蘇州市友新街道姑香社區退休教師沈燕卿發起組建的這支老年舞蹈團隊,健身娛樂兩相宜。 家住姑香新苑的沈燕卿原籍烏魯木齊,60年代初在新疆吐魯番地區電大師范學院畢業后,成為當地的一名教師。除了正常教學外,在業余時間教學生舞蹈是沈燕卿一直喜歡做的事。退休后,她跟著丈夫來到了蘇州。 今年68歲的沈燕卿,從小就喜歡跳舞,對民族舞蹈有著濃厚的感情,盡管已經退休,她還常常唱唱歌、跳跳舞,享受音樂和舞蹈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2005年的一個夏天,剛搬進姑香新苑的沈燕卿閑暇之余來社區辦事。她看到社區門口的小廣場上有許多老年人正在練習唱歌。一打聽,原來是社區歌唱團在排練。沈燕卿當即加入到隊伍中。日復一日的唱歌排練不僅使沈燕卿重新有了學校任教時的熱情,也讓她很快與社區居民打成一片,身在異鄉的感覺一掃而空。 沒多久,沈燕卿了解到,社區還擁有一支數十人的舞蹈團隊,但是自團隊成立以來就一直由一位姓談的老師負責教導,而且主題也充滿了吳儂風格。從小對民族舞蹈有著深厚感情的她,萌發了要辦個中老年婦女民族舞蹈隊的想法,把自己掌握的民族舞蹈傳授給社區的姐妹。剛開始,她還只是在空閑場地教人跳舞,后來學跳舞的人多了,一支由十二人自愿參加的民族舞蹈隊漸漸形成了。 在這支舞蹈隊中,隊員全部是姑香社區居委會的退休居民,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63歲的女隊員吳一心告訴記者,這支舞蹈隊都是大家自愿參加的,只要愿意學,人人都可以參加,她們每天都會集中在一起訓練一兩個小時。現在,經沈燕卿編導排練的像《洗衣舞》、《新疆舞》、《藏族舞》等近十個節目,大家在一起跳舞真的很開心。 社區黨委書記霍力治說,沈燕卿每天訓練舞蹈時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排練所需要的音響、服飾等道具,除了部分由社區提供,很多都是沈燕卿自己拿出來的。舞蹈隊組建后,已參加公益性演出數十場,在社區也是小有名氣了,這支社區居民自發組建的舞蹈團隊越來越“專業”了。
|